
膏药大致可分为四类:煎膏、软膏、硬膏、敷药。接下来由膏药生产企业广西桂林骞逸贸易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的小编为您一一讲述:
1、煎膏:唐时称“煎”。一般是药物经过煎煮、去渣、浓缩,再加上蜜或糖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供内服的成品,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优势。煎膏剂的效果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疗效,药性滋养,故又称“膏”或“膏滋”。也有将加糖的称之为“糖膏”,加蜜的称之为“蜜膏”。近年盛行全国的膏方,就是这种。单纯的煎膏根据稠度分干浸膏、浸膏、流浸膏。
2、软膏:古时称“贴”。是用植物油、蜡腊、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作基质,加入药物加热后,分离出有效成分;或不经加热,研粉掺入所制成的供皮肤或粘膜应用的半固体剂型。习称“药膏”,又称“油膏”。具有保护、湿润、润滑等疗效。某些软膏剂中的药物也可透皮吸收而发挥全身疗效。
3、硬膏:通称为“膏药”,系将药物溶解或混匀于适当基质中,摊涂于裱褙材料上,供贴敷使用的一类近似固体的外用剂型,具有局部疗效或全身疗效。
4、敷药:古时称“薄”,是将药物粉末,用各种液体调制后,使成糊状及软膏状,敷贴于人体局部或穴位上的一种制剂。又称“薄药”、“敷贴”、“糊剂”。根据赋形剂的不同,可分为水性敷药和油性敷药两类。包括临时调剂和制剂制备两个内容:
①临时调剂:多采用新鲜药材或药材饮片,捣粘或添加溶剂混匀,外敷。
②制剂:经加工后的药物粉末包装,或将药物粉末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外用糊状制剂成品。一般固体粉末含量达25%以上,稠度较高。外观类似软膏剂,但其硬度高、吸水性大,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
看了上面荆苗小编介绍,相信的大家对于黑膏药的分类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